2024
10/09
10:26
荊楚網
17143閱讀
在社會基層治理過程中,輿情“延時炸彈”并不少見。比如安徽全椒滁河水體污染事件被央視報道引爆、河南安陽狗咬人事件被當?shù)孛襟w連發(fā)十期報道、一女子與不牽繩遛狗者發(fā)生口角沖突后自殺等等。一些本只能被算作“鞭炮”的雞毛蒜皮的糾紛,最后卻被“延時引爆”,其中主觀因素原因不容忽視。
首先是工作拖沓作風不扎實。許多基層治理中的輿情事件遲遲得不到解決,多多少少暴露出部分基層工作人員工作拖沓、作風不扎實等問題。即無法在為人民服務上全情投入,看事情不大就不想管、不愿管,甚至覺得小事是在浪費行政資源。比如全椒縣滁河水體污染事件,事件源頭是危化品失火事故導致的水體污染,但在十余天的窗口期內,污染物既未被有效清除,相關單位也未把污染物情況通報給主管部門,反映出當?shù)毓ぷ鳒?,對突發(fā)環(huán)境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不足。而后多位工作人員面對采訪鏡頭亂打比方、雷語頻出,最終導致輿情炸彈升級“爆炸”。
其次是輿情風險意識不足。由于基層治理中的矛盾糾紛大多瑣碎細微,不具備過高的社會影響力,也不涉及更高的個人訴求,再或者事件風險可高可低,導致部分基層單位及工作人員沒有引起重視,在處置過程中往往敷衍推諉踢皮球,或是抱有僥幸心理,幻想“拖一拖”之后風險自動消除。他們顯然沒有意識到,在互聯(lián)網時代,大量零星輿情火花有了延燒爆炸的可能性。如河南安陽狗咬人事件中,面對被咬者提出的道歉賠償訴求,卻因為狗主人“躲貓貓”耍無賴,加上相關部門不作為,使得當?shù)仉娨暸_連續(xù)十期跟蹤報道都未能解決問題,最終引爆“輿情炸彈”。
再次是鴕鳥心態(tài)掩耳盜鈴。部分基層單位面對輿情有一種鴕鳥心態(tài),覺得不理會輿情事件,不關注輿論關切,等網絡有了新的熱點,風頭過后自己自然就安全了。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是掩耳盜鈴,只會錯過輿情應對的最佳時期,徒增輿情應對的難度和風險。比如江西“鼠頭鴨脖事件”,最開始學校發(fā)通報、市場監(jiān)管局領導面對采訪鏡頭,都言之鑿鑿地堅稱是鴨脖,卻拿不出確切的證據。對輿情“捂起來”“蓋起來”,自欺欺人,導致“鼠頭鴨脖”越描越黑,遭到各方口誅筆伐。
此外,輿情“延時炸彈”還受到了事件本身客觀因素的影響。在網絡上,任何信息傳播擴散都需要一定時間,而部分因素可能導致這一時間被進一步拉長,造成輿情事件在網絡上剛剛出現(xiàn)時默默無名毫無關注轉發(fā),卻在數(shù)日、甚至數(shù)月之后突然熱度上升,引爆網絡。究其原因,其一是網帖信息受到平臺受眾調性、平臺算法推薦等因素影響,未必能保證發(fā)布出來后立竿見影的傳播效果,實踐中也不乏通過跨平臺長時間發(fā)帖爆料,進而導致輿情升級的案例;其二,相關領域重大輿情或動態(tài),也可能成為此前未引爆輿情的引線,網民或者媒體的關聯(lián)關注,會“喚醒”彼時的“小事情”,演變成如今的“大事件”。
回顧過往的系列輿情“延時炸彈”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從后續(xù)處置態(tài)度上看,官方著重批判了部分干部心存僥幸、亂作為,面對問題遮遮掩掩,總想蒙混過關的不良作風,也推進了作風整改和警示教育等多項活動。同時,各地在治理手段上也探索出許多新辦法。比如湖北充分發(fā)揮人民調解的制度優(yōu)勢和“第一道防線”作用,多次部署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、大走訪、大化解專項行動,對矛盾糾紛源頭預防、排查預警、調解化解,調解成功率達96%以上,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吸附在當?shù)?,消除在萌芽狀態(tài),保障全省平安穩(wěn)定。隨著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和方式方法的不斷創(chuàng)新,相信未來,我們能夠看到各地相關部門“拆彈”水平的提升。
編輯:陳蕊妮 校對:李曉龍 審核:涂偉
【聲明】消費質量網未標有“來源:本站”的稿件均為轉載稿件,是出于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。如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請致電028-86966184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
消費質量報全媒體 版權所COPYRIGHT 2011 asdfghjkl88.com .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:蜀ICP備10014373號 川公網安備 站長統(tǒng)計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51120190022 技術支持:創(chuàng)企科技